-
技术协同创新
采用组合工艺突破单一技术局限性,如:
O₃+BAC(生物活性炭)降低臭氧用量;北京第九水厂采用该工艺后,臭氧投加量降低25%,出水AOC(可生物降解有机物)浓度<10 μg/L 。
O₃+UV生成更多·OH自由基;荷兰PWN水厂应用紫外催化臭氧体系,羟基自由基产率提升5倍,EE/O(能耗效率)达0.8 kWh/m³ 。
预臭氧+混凝改善混凝效果;深圳笔架山水厂实践表明,该工艺减少混凝剂用量30%,沉后水浊度稳定在0.3 NTU以下 。
臭氧+膜过滤组合工艺;2023年启用的杭州亚运村水循环系统采用该工艺,实现池水72小时全循环处理,游离性余氯控制在0.3-0.5 mg/L的理想范围。
-
分解有机物
臭氧对气态污染物(如甲醛、苯系物等)具有选择性降解作用。臭氧(O₃)优先攻击含富电子基团的污染物,如不饱和碳链(C=C、C≡C)、芳香环(如苯系物)及含硫/氮官能团(-SH、-NH₂),通过环加成或亲电反应直接断裂化学键(如烯烃臭氧化生成羰基化合物),而对饱和烷烃等电子密度低的物质反应活性显著降低。例如,臭氧对苯乙烯(含C=C双键)的氧化速率常数(k=1.2×10⁵ M⁻¹s⁻¹)是对甲烷(k<0.1 M⁻¹s⁻¹)的百万倍以上 ,这种选择性在工业废气处理中可针对性降解丙烯酸酯(去除率>95%)而保留无害的CO₂和H₂O,但需结合催化剂(如NiFe₂O₄)或UV激发以增强对难氧化污染物(如甲醛)的处理效率 。常被用在如家庭装修后甲醛、TVOC的去除;印刷厂、汽车喷涂车间VOCs废气治理。
-
-
-